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承受...接受...

昨晚深夜和朋友談起一些有關愛情的問題,
那個人跟我說,
喜歡了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
真的有點灰...

我想了一想,
然後跟她說...
喜歡了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
其實並不灰...

如果互相都喜歡但不能夠在一起,
又或是與一個
不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
才是最灰的事...

因為在後兩個情況,
你需要的...
是承受...

如果是第一個情況,
你需要的,
只是接受...


完...


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給未來的空間...

很多時候,
都會遇到一些解釋不了的情況...


好像今天,
我打算叫一架小貨車到葵涌,
把簡單的錄音器材運到排練室...

打電話到安排貨車的公司,
他們經過數分鐘的安排後,
那司機打了給我,
跟我說:
「馬先生, 我的車十分鐘後會到,
待會見~」

他比我印象中的貨車司機態度好,
剛上車跟他交代地點,
走哪條隧道,
聊了一會天,
便很平常的安靜了下來,
他駕車,
我發呆...

然後我想起...
我印象中,
好像並沒有告訴他和安排車的傳呼台我姓馬...
他為什麼會知道...?

還是我在無意間告訴了他
傳呼台的同事...?
還是他們之前有我之前
傳呼的資料...??

真的想不明白...


有一刻,
我很想開口問那友善的司機...

但後來卻止住了那念頭...


原因是,
我發現那個思考,
或更準確說是幻想的過程...

我覺得很不錯...

也許,
我的確不太想去追求某些事的答案...

目的是...

可能是...

就是留給未來的一點空間...
一點幻想...
一點希望...

甚至一點幻想過程帶來的趣味...
或是苦澀...

又或是...
抓緊那種不清楚的感覺...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天橋不見了

一套蔡明亮20分鐘的短片...

湘琪從巴黎回到台北,
打算在台北車站前,
尋找《你那邊幾點?》裡認識,
天橋上賣手錶, 只是有過一面之緣的小康...

(
《你那邊幾點?》裡,
小康因為想念湘
琪,
不過又不認識對方,
他只能把所有他眼看見時鐘都調到巴黎的時間...)

因為台北市發展捷運的關係,
天橋不見了...

她就在街上四處走著,
希望找到小康...
可惜找不到...

失業的小康正準備前往應徵A片男優的工作,
從地下道上樓梯到地面,
琪因找不到小康,
意志消沉地
下樓梯到地下道...
他們各自尋找著自己那刻追求的東西...

二人擦身而過...

小康停了下來,
回頭望望她的背影慢慢走遠...

結果,
小康就到了
應徵A片男優的片場...

鏡頭最後拍著天邊的一朵雲,
響起
崔萍的南屏晚鐘》...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叢叢
我找不到他的行蹤
只看到那樹搖風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my way

我...
做我想做的...


regret...
i had a few...



then again...
too few to mention...







i did it my way...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van der budenmayer

站在升降機裡,
耳邊響起dekalog ix 中van der budenmayer沒有名字的配樂...

時間彷似停了...

短短十多秒的時間,
變成無限...

升降機門再次打開的一刻,
就是踏出了那超越無限的一步...


(也許...
我對衛思理的《大廈》印象太深了...)


+-+-
+-+-+-+-+-+-+-+-+-+-+-+-+-+-+-+-+-+-+-+-

van der budenmayer
是兩個藝術家Krzysztof Kieślowski 和 Zbigniew Preisner
虛構出來的一個十八世紀作曲家...

沒甚麼原因...


只是,

純粹地...
他們都喜歡荷蘭...












2011年8月22日星期一

國民教育第一講...「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乃是出自晉惠帝
司馬衷 (259-306) 的「千古名句」。
話說晉惠帝執政時,天災人禍不斷,很多百姓沒飯吃,活活餓死。
惠帝聽見臣下報告這件事,同情之餘也大惑不解,問道:「何不食肉糜?」
意即那些飢民沒飯吃,為甚麼不用碎肉煮粥來吃呢?


(資料來自網頁
http://taogate.wordpress.com/2005/09/16/%E4%BD%95%E4%B8%8D%E9%A3%9F%E8%82%89%E7%B3%9C%EF%BC%9F/)

現例:

小市民因樓市高企, 炒風熾烈, 買不到自住的房屋...
高官1:
「何不遷往天水圍?」
高官2: 何不努力工作?」
高官3: 何不檢討自己, 成為不了新的李嘉誠?」

the future... is the history...


國民教育主旨:
透過向學生闡述歷史與現例
從中學習獨立思考及判別是非...




延伸閱讀:


胡耀邦:樂做奴隸者無恥 胡德平出書憶父親教誨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大學之恥...徐立之...

回家後,
看見演藝學院變了警察的基地...

又看見香港大學發生的事故...

再看見那個所謂大學校長說的那番沒良知的說話...


然後...

我回想起站在那道倒下了二十二年的圍牆前...

回想起看著那段紀錄片...
東德士兵把東柏林邊境的大閘打開,
站在路的一旁,
讓成千上萬的東德人民通過那片原本是無人地帶的區域...

回想起於同年較早的春夏之交...
神州大地的士兵強行驅趕...射殺...輾斃手無寸鐵的學生...

回想起德國柏林中小學的老師帶著學生,
去參觀有關納粹時代...柏林圍牆...大屠殺的檔案中心...

從旁細心講解每個細節...

看見今天的香港國民教育,
示威請願卻警察粗暴地拒於千里之外...

回想起錢穆先生成立新亞書院與其後的中文大學時,
捍衛學生的自由...

再看見今日徐立之,
捨棄學生,
向政權獻媚...




「明德格物」
香港大學的校訓...

釋義:
「明明德」 — 第一個「明」字是使動詞,第二個「明」字是形容詞。「明德」是人與生俱來的光明皎潔的德性。「明明德」就是讓這種德性彰顯出來,並將它發揚光大,然後推己及人,使天下的人都能夠彰明其明德,同歸於至善。校訓將「明明德」簡稱為「明德」。
「格物」是八條目的根本,也就是「明明德」的基本工夫。「格物」指窮究事物的原理,而「格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書。「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即擁有淵博的知識。從「格物」、「致知」順 推,即一步步做下去,才能達到「明明德於天下」的終極目的。「明明德於天下」,則天下太平。』

(
釋義來源自港大網頁:
http://www3.hku.hk/hongrads/index.php/chi/about/university_identity/sapientia_et_virtus)


一個不捍衛學生和校訓的校長...
是垃圾...
是大學之恥



"not impossible...inevitable..."
agent smith